English

侨乡育英才 报国竞风流

1998-04-01 来源:光明日报 刘 见 我有话说

1998年3月5日,中国第一所国立华侨中学,现海南华侨中学,在周恩来诞辰100周年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里,拉开了第二届科技节的序幕。在爱国华侨陈学忠先生捐建的科学馆前,全校2000多名师生,聚精会神地听取了海南大学前任校长、海南省科协主席尹双增教授作的《我们生活在科学时代》的专题报告。同学们决心为中华崛起读好书,以敬爱的周总理为榜样,长大了报效自己亲爱的祖国。

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华侨中学,在60年的办学生涯中,虽然几迁校址,几易校名,但师生奋发读书,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目标却始终如一。

今天,在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在这个最年轻的省份的省会驻地——海口,海南华侨中学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育质量,成为这座美丽的宝岛上令海内外许多华侨子弟向往的神圣学堂。

在这所绿树鲜花掩映着的校园里,有50%以上的学生是侨眷,现在还有一些是来自澳大利亚达尔文市的留学生。多年来,学校以侨为桥,不仅以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而且,还成为海内外华侨亲情乡情紧密相连的纽带。世界各地的华侨关注着这里学子们的成长,关注着家乡的教育事业。旅日华侨陈学忠先生,捐资200多万元人民币,建起了陈学忠科学馆、陈学忠教育基金楼等;加拿大华人潘先钾先生的遗孀黄玉珍女士,捐赠85万元人民币,兴建潘先钾教育基金楼;香港著名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资80万元港币,建起了邵逸夫电教大楼;还有许多华侨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纷纷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

海南华侨中学校长林天麒,1948年随父母从国外回到海南。海外游子对故乡母亲的那片深情,在他心中的感受极深。有着近30年教书生涯的林天麒,深知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份量。他深知,正确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多年来,学校始终把“两全两特”摆在教学的首位。“两全”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两特”是指学校办学有特色,学生学习有特长。为实现这一目标,全校师生团结奋战,开展了具有侨中特色的“12345工程”:坚持素质教育一个方向,建设好两支队伍,抓好三间学校,搞好四个活动,办好五个节。这正是海南华侨中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探索出的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新路。

1997年,海南华侨中学被评为省侨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最近又被确定为“海口市首批精神文明示范点”,并荣获省、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花园市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在海南省连续8年的重点学校高中毕业会考中,海南华侨中学先后7次获得及格率第一名,近3年,还获得优良率第一名、优秀率第二名的好成绩。高考上线率更是年年递增,1996年和1997年的高考入围率分别达到84.8%和92.9%,高居海口市首位,1997年,高考文科入围率荣获海南省第一名;中考成绩,连续五年为海口第一,1996年和1997年,分别为海南省第一。学校老师在参加省级以上调教比赛中,先后获得过音乐、物理、生物、历史、美术作品等教学比赛一等奖中的第一名,还获得了全国音乐、历史、生物课教学录像比赛一等奖和第二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的二等奖。学校连续12次获得海口市中学生田径比赛初中和高中组总分第一名,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体育后备人才;先后荣获了“全国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全国群众性体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1995年,学校合唱队在全国中学生歌咏比赛中获一等奖,1996年在参加全国部分省市歌咏比赛中再次荣获一等奖;学校舞蹈队单独组团,应邀前往澳大利亚达尔文市访问演出,同学们精湛的表演艺术和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在当地传为佳话。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